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8/05/004929.html

等待处理…

走近河西人的母亲河
——沙沟河和黑石河

作者 郑宇翔 文/贾旋 图
点击量:140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都江堰是中国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其创建与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外闻名,世人称颂。据史书记载,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所建,距今已有2200多年,经久不衰,永续利用,逐步完善,不断发展。

现在我们一提到都江堰水利工程,首先在脑海中反应出来的是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渠首工程。其实都江堰水利工程远不止这些,渠首分水是由一座横断岷江的拦河大闸和闸左右两条引水总干渠以及总干渠内一系列的闸枢纽组成。闸左(岷江东岸)的总干渠名叫内江总干渠,其河口引水段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闸右的总干渠名叫外江总干渠,我们习惯上叫沙黑总河。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沙沟河和黑石河,是经沙黑总河分流的两条河流,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建都江堰后,“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以灌江西”。专家研究,此李冰所开的又一处引水干渠,就是沙沟河。清初申元敬《都江堰河道水利记》载:“离堆之南,有沙沟河、石牛堰、黑石河。”历史上这两条河的进水口位置多次变迁。沙沟河进水口创建时在都江堰渠首韩家坝附近,清末下移在外江(岷江干流)右岸黄家河心,民国时上移至小罗堰,1950年冬下移至漏沙堰进水。黑石河历史上曾在鲤鱼沱之西新石牛堰与沙沟河左右分水,1932年在外江右岸黄家河心引水,1952年又下移至漏沙堰分水。

清钱茂《都江堰堰功小传跋语》载:“外江即正南江,分小支为石牛堰。其正支至鲤鱼堰右,则分沙沟河,而石牛堰之水合焉。”“其下为新石牛堰,再下为漏沙堰。由此分为三支:中名梓潼堰,右仍名沙沟河,左名小徐堰河。”

沙沟河自今漏沙闸向南流,过都江堰市玉堂镇西,西纳赵公山前螃蟹河、石定江、药王山沟诸山溪汇入,流至唐家碾,右分环山支渠(原称上官堰、大寨渠),南过中兴镇沿江,至民兴乡(今属青城山镇)二江桥分水处,左支为沙沟河,右支为泊江河。1970年改造后,将右支泊江河作为干渠,左支废置。

其正流流经青城山镇、石羊镇、安龙镇,柳街镇,于安龙镇的游家桥下流入崇州境内;复向东南流经崇州青石桥,折西南至大罗寺,于元通镇西北汇入西河。共长31.7公里,在都江堰市境内长28公里,宽30~50米,两岸共有支渠5条,斗渠65条,农渠449条,分水洞13个,灌溉都江堰、崇州农田,还担负向外江灌区的西河灌溉输水任务。

黑石河,古称“黑石江”。清光绪《增修灌县志》曰:“黑石河在县西五里,右分岷江之水,南流二十五里至布袋口官堰,堰下为木江河,东南流入岷江。”《都江堰水利述要(1938)》则曰:“黑石河乃索桥下约五六里正南江右分之一支。南流至布袋口,左分一支穆家河,即下游与羊马合者也。黑石正流经大兴场、八角场下,右分一支龙安河正流至黄鹤堰下,入崇庆县,南经廖场、中兴场、万寿场,东南至三江镇,与羊马河合。”

沙沟河流经的玉堂镇,一个省、成都市重点项目成都融创文旅城,正按工程计划加快推进中。该文旅城涵盖水雪综合体、室外主题乐园、星级酒店群、创新文旅商业广场、风情商业街等5大业态,预计在明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极大丰富都江堰旅游内涵,为都江堰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提供强大引擎。

沙沟河流经的石羊镇是河西农商经贸重镇,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在此设青城县,这里的古城村有个叫杜家墩子的地方,就是古青城县治所所在地,至今还流传着花蕊夫人的动人故事。

茂林修竹的石羊镇朱家湾林盘,因沙沟河的滋润而郁郁葱葱,在这里林盘绿道河流相伴,无论是闲坐还是漫步,都非常适宜,被游客们成为朱家湾天然氧吧。

黑石河东岸的石羊镇马祖社区,有一座川西四大丛林之一的马祖寺,该寺始建于唐,原名承天寺,后因禅宗马祖道一在此传法而得名。

沙沟河、黑石河流经的芒城遗址,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山镇芒城村。发掘结果表明,这是一处距今4300年—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芒城遗址的发现,将都江堰市的文明史前推了2000多年。

沙沟河、黑石河流经的安龙镇,拥有全国最大的海棠花种植基地,是全国首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盆景传承基地、国家级生态乡镇、四川省“盆景之乡”,素有“安居之所,龙蟠之地”的美誉。

近年来,沙沟河、黑石河流经的柳街镇全新打造了乡村旅游特色景区——七里诗乡,囊括金龙、七里两个社区,5700余亩土地,30余公里的田园绿道,将川西林盘、湿地公园、大地景观、民宿农庄、特色美食、有机果园等连接起来,小伙伴们可以在这里找回失落已久的乡愁记忆……

柳街镇曾诞生中国最早的农民诗社——柳风农民诗社,是享誉中外的“诗歌之乡”。早在900年前,南宋诗人陆游任蜀州通判时,曾留宿柳街布金寺,留下《夜宿布金寺》的千古绝句:几点飞霜浸眉头,北望九洲过蜀州,宝象花现风低处,老僧寂寥撞晚钟。

说到对沙沟河、黑石河的治理,不得不提两个历史人物。第一个是清乾隆时期,时任四川巡抚的硕色。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硕色体察民情,疏奏乾隆帝,请求将离都江一二里的石牛堰、漏沙堰等水利工程岁修费用,纳入都江堰统一管理,豁免捐派。从此,都江堰岁修皆由国库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灌县、崇庆两地灌区百姓的岁赋负担。正因硕色务实勤政,体恤民情,受到灌区老百姓的爱戴,其长生牌位被老百姓奉入自己家中供养。

第二个人就是陈炳魁,本地人,是被奉入都江堰堰功祠的唯一灌县人。清末成都水利同知钱茂编撰的《历代都江堰功小传·陈炳魁》记载,同治六年,邑令钱璋委办黑石河堰民工,并监筑钱公堤三百余丈,至今不毁。同治八年,县令黄源,请办新河当民工,亲往新河口安工,民起阻挠,乃委炳魁专任其事……同治十年,走马河秋涨,决开农坛湾一百余丈,入新开河。柳令(宗芳)命炳魁督民工。适水利同知曾定泰请加河工银五千余两,灌县应摊派六百两,炳魁谓系民工,恳请豁免,终得上级首肯。

沙沟河、黑石河是岷江以西地区的两条重要河流,它们不仅收纳沿山地区山溪沟河形成的洪水,最大程度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引水灌溉了都江堰、崇州、大邑、新津等地的百万亩良田,为这些地区的百姓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河西人的“母亲河”。

上一条:创业路上 不忘军人本色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