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随着孙思邈康养文化小镇在青城山景区开业,紫薇三医堂也正式挂牌营业。紫薇三医堂的创建,是四川中医道医养药文化流派工作室创始人钟森,继2018年12月10日在青城山镇卫生院道医养药文化流派工作室的基础上打造的又一工作室。他在各种慢性病治疗方面效果明显,为很多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逐渐被老百姓所熟知。
辨证施治 慢病管理疗效明显
今年52岁的杨本文是青城山镇太平场人,7月17日中午,他前来三医堂就诊还穿了三四件衣服,面色蜡黄,说话声音微小。陪同就诊的家属告诉记者:“他目前的状态已经好了一些,脸色都比过去有了一些血色。”经了解,杨本文是一名石匠,去年因为咳血住院被诊断为肺癌,之前在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长达半年。一个月前,杨本文出院采取保守治疗,来三医堂就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目前咳嗽、畏寒、怕冷症状都有所减轻。
73岁的刘福生是胃癌术后患者,术后化疗副作用大,老是拉肚子,当天已是其第三次来三医堂就诊。女儿刘银介绍:“父亲吃中药调理后,胃口变好了,精神面貌也有了改善,晚饭后还可以出去散散步。”
钟森在仔细询问两位患者的病情后,对此前的药方进行了调整。他指导青城山镇卫生院中医科副科长罗正开处方,“病人咳痰,就需要除湿;精神不足,就需要扶阳;而止咳,枇杷树的树枝、树皮等均可入药。”钟森说道。
看钟森带教学生,运用传统中医为病人解除痛苦,谁会想到,他竟然是“半路出家”呢?钟森在重庆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作为一名传染病学专家,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在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医院)担任指挥部指挥长。钟森说他自小患肾病,长期吃中药,所以多年喝苦中药的经历让他打心底排斥中药、中医。2004年,钟森的大哥脸上生了一个大大的疖子,西医医生称必须开刀,而在一位中医医生几帖药的治疗下迅速康复,且没有留下疤痕。家人的经历,让钟森逐渐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
2005年,钟森作为人才引进担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期间,开始从头学习中医。通过3年时间的学习,他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研究课题“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利用平台 分享传播健康理念
走进三医堂,其古色古香的内置装饰、中药材展示等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传统中医文化氛围。
孙思邈康养文化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小镇依托青城山道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将道医、道养、道药等元素集合于此,搭建道医养药文化平台,深度挖掘以“道文化”“中医药”为主题的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提升群众康体养生理念。
为了更加方便患者,也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中药的功效,钟森在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利用冷浸萃取技术,研究中草药产品。以青城山当地的川芎为首,包括银杏叶、葡萄籽、蒲公英等中草药植物,为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一些慢性疾病患者、肿瘤性疾病患者及疑难杂症等患者提供定制服务,采取传统制作,使得临方调配后口感、疗效更佳,用药量更少、成本更低、依从性更好。
罗正跟着钟森学习了一年,他表示受益颇多:“通过跟老师近一年的学习,我对中医、道医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们其实是有着相通之处,我在中医养身、保健、预防等知识方面提升不少。”
钟森表示,中医治病是治病求本,再加上施症论治,这样就可做到标本兼治。中医文化和道家养生呼吁返璞归真,按照自然规律去养生,按照自然规律去医疗,且按照自然规律用药,让一切回归本源。
(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