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公元?-1773年),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年间,以副榜贡生授宗人府笔帖式。乾隆中,多次被提拔,后任山东巡抚。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任四川总督。他在四川任内,修建“平治道路、整治都江堰水利工程”,很有建树。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四川总督阿尔泰修都江堰,加长铁链用来缚铁桩。他认为都江堰“每岁渟淤者,以堰底不够坚故耳。乃令视往岁挖堰加深3尺,坚筑石坝于堰底”,又“令沿山一带在上游筑堰蓄水,以利春耕,民利赖焉(农民得到了实惠)”。在岁修中,阿尔泰要求比往年淘挖深3尺,并用石砌堰底,采用砌石结构。同时还号召沿山一带农民筑埂蓄水,以备春耕之用。不仅如此,阿尔泰在治水工作中还十分重视水情测报工作。要求自己对基层工作情况了如指掌,他深知暴雨和洪灾给岷江带来的危害。每当夏季暴雨来临之际,一到晚上,阿尔泰总是难以入睡,他心里想的是都江堰灌区的村民如何度汛,想的是历经千年风吹雨打的都江古堰大堤的安危,有如郑板桥那样心系百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于是,他行文要求水利同知早晚报宝瓶口水位,且行牌通告各用水州县。在阿尔泰的督导下,都江堰灌区的修建工程和灌溉效益有所发展。
不仅如此,阿尔泰在主政四川期间,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本兴商,兴利革弊,发展经济,特别是在重视搞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边关建设方面成绩斐然。
一是整治交通修路架桥,水路陆路兼修并进,方便了群众出行,扩大了商品货物的交易范围,增加了群众收益,政绩颇多,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史书记载:此项工程浩大,陆路北到广元,西达松潘,东抵夔州(今奉节),护其倾欹,补其缺落(因地制宜,挖方填充)。同时还重修了大渡河泸定桥。水路方面,自万县入湖广境,整治开凿险滩(航运河道)一百余处。二是增加公田,议置义仓。“以牧厂馀地招佃为田。捐谷千馀石”,倡导募捐并赈济天下贫困弱小和受灾群众,防范天灾人祸祋及百姓。三是开南川金佛山磺矿,增加国家和朝廷收入。四是修筑都江大堤。五是重视和加强边陲国防建设,维护朝廷对少数民族的统一,防患于未然。在松潘、杂谷、打箭炉厅高置仓储麦稞,备边储。对此,乾隆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处理金川少数民族叛乱中,他英勇果敢,对敌军和土司刚柔相济,极具智谋韬略,为民族的团结和边关的长治久安作出了贡献。
阿尔泰在任山东巡抚七年间,十分关心民间疾苦和百姓的生产劳作条件。乾隆三十六年(1775年),因治水有功,再加上四川多事,金川土司再乱,提拔为四川总督加太子太保。
然而,正是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因私下与别人议论乾隆帝“天坛立灯竿,四川求楠木”之事遭人谗言,从而招致杀身之祸,结果被乾隆赐以自尽。
阿尔泰初至四川,乾隆下诏“天坛立灯竿,下四川求楠木”。四川历来是战略大后方,气候温暖适宜,特产丰饶,广出珍贵、高大的乔木,皇上自然将此重任交与阿尔泰。阿尔泰接旨后,没办法,只好听命,官民千辛万苦,敢怒而不敢言,阿尔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差事办毕,他认为附运木材以进,此举劳命伤财,从减轻百姓和地方负担方面向皇帝进谏,希望皇上采纳此廉洁建议。可是,好大喜功的乾隆却下诏怪罪阿尔泰,斥责他昧着良心粉饰欺骗皇上,乾隆本拟准备处斩,后命他自尽。
一代爱国爱民、对朝廷忠心耿耿、对贪官腐败嫉恶如仇的清官,一位为命请命、敢于直言、倡导清廉的刚正不阿的清代大臣,就这样死在了皇帝的喜怒无常之下,让后人好生叹惜。然而,阿尔泰的为官为人,他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贡献,对灌区人民的恩惠、关怀,却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