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7/15/004757.html

等待处理…

专家齐聚
共探农业产业功能区乡村振兴路径

我市产业功能区再添106亿新项目

点击量:69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7月13日,“产业功能区视角下都江堰精华灌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产业功能区、“三农”等领域1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领导及嘉宾现场围绕“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和“聚集先进要素,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 ”两大主题,就如何吸引人才、发展产业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前瞻研讨。各方智慧在这里大汇聚,大碰撞,搭建起村政研究与顶层设计的连接平台。

此次研讨会由农民日报社,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都江堰市委、市政府主办,农民日报三农发展研究中心和成都村政学院(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承办,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市农业农村局协办。研讨会包括现场参观、项目推介和交流研讨三个环节。

投资推介 产业功能区再添106亿新项目

13日上午,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御垒山居酒店举行。全国农业科技创业联盟主席、曾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刘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原校长柯炳生,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原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主任杨其长,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华侨城西部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详杰,华高莱斯国际地产(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迎,四川胜泽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宗煜,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旭光,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军、总经济师宋峰,我市市委书记卢胜,以及市领导李可、潘勇、陈丽娜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项目推介活动由陈丽娜主持。刘旭光在致辞中指出:“都江堰精华灌区作为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不仅是支撑成都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深化乡村振兴成都实践的重要试验田。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为成都市“西控”区域如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和以传统功能区为迁移重构农业发展之路的一次破题探路,具有重要意义。”

卢胜在致辞中表示:“以产业功能区的视角审视,都江堰精华灌区既是我们实践“两山论”的主阵地,也是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归依。我们将继续深化实践,让都江堰精华灌区成为新发展理念的试验田。”

都江堰市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负责人作投资推介。据悉,2018年以来,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已与蓝城集团、亿利集团、锐丰集团、乡伴文旅、中诚邦集团等企业签订累计超400亿元的投资合作协议,引入乡村产业研发中心、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园、精品民宿、文创小镇等新兴业态。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诸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生态农业、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势头迅猛。

在当天集中签约仪式上,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同北京地界集团、成都又一村民宿酒店有限公司、清控人居(成都)新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科荣华(都江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代表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都江堰揽获项目总投资近106亿元。

实地感受 乡村振兴的都江堰实践

当天,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柳街镇七里诗乡景区和位于聚源镇的灌区映像乡村振兴示范点位。

在七里诗乡游客接待中心,与会人员通过相关介绍,了解到七里诗乡的发展进程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川西林盘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性农村聚落文化,集生态、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展现了川西人民在漫长而灿烂的农业文明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圈。可以说,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的鲜活载体。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刘坚诗兴大发,当即挥毫泼墨,题诗一首:“沃野修竹民风淳,川西林盘处处诗。诗圣杜甫曾来此,如今农民都能诗。”其字体清瘦、飘逸,非常契合川西林盘独特气质。

“灌区映像”是都江堰精华灌区示范工程展示项目之一,突出“展示中心+林盘+田园”的功能定位,以文化+创意+旅游为产业发展方向,建成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融合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现代新型产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田园城镇示范区。金恪集团大健康项目总裁张柏林在参观点位后更增加了投资信心,“都江堰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如今正在打造的康养产业功能区,我们公司一直秉承的健康理念与之相一致。下一步,我们将与都江堰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就物理自然康养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为更多人送去健康服务和理念。”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从事农业农村研究多年,他认为都江堰在乡村振兴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都江堰精华灌区在产业集聚发展上,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词:第一,突出“农”字特色;第二,做好国际化、高端化、个性化;第三,需要用好都江堰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

互动交流 百家之智探索新路径

产业功能区视角下都江堰乡村振兴路径研讨会,旨在集百家之言、汇各家之智,着力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难点问题,深入探讨依托产业功能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努力走出具有都江堰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在研讨会上,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军表示,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发展,关键要解决“人、地、钱”三大要素供给问题。一是人才如何培养?二是用地怎样供给?三是钱从哪儿来?围绕这三个问题,与会专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只有在特色产品上下功夫,分析消费服务对象,依靠专家,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引进社会资本,发挥功能性农业在康养产业中的作用,并将一二三产业融合,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刘坚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精华灌区发展康养项目的定位要准确,比如康养、疗养或是休闲度假;二是在定位准确下,还应该盘活乡村的“沉睡经济”,如闲置的农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找准定位,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给出了三点建议:水渠景观多样化。目前,灌区文化在自然开发上还不够,好用但不够好看;林盘民宿要精致。林盘民宿要从细节入手,追求纯粹和服务的极致,尊重自然规律;川西小镇有特色。川西小镇一定是川西风格,且生活设施和配套设施要不断完善,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入住。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表示,他已连续五年来过四川,看过丘陵地区、山区风貌,再看都江堰城市郊区,主题都围绕一个——乡村振兴。他将乡村振兴根据年代划分,如今我国农业正在经历4.0版。乡村产业具有丰富内涵,是乡村功能在产业发展中的准确表达,其目标、任务、实现路径都要有所考虑。

“乡村振兴关键是思想振兴,关键要有互联网思维及用户思维。”国家发改委研究员宋承敏这样说。

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杨其长在对都江堰康养产业功能区考察后深受启发,“康养产业功能区的农业要向第三产业拓展,以‘农’为核心建立专业园。但同时在规划和布置上设立特色园区,如菜园、水稻园、诗歌园、绘画园等,让其在康养产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研讨会是科研搭台+企业唱戏。研讨会一方面是专家学者云集带来的思想风暴,另一方面是第一次尝试通过科研搭台实现企业唱戏,形成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辐射磁场,实现知行合一,探索基层乡村振兴实践之路。 (本报记者 缪英 洪伟 文/ 刘杰 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重点提案聚焦民宿产业发展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