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是群众增收的“源头活水”,大观镇宿仙社区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引领作用,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持续增收,用实际行动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创富路。
培植创富带头人 发展特色种植业
驱车越过数重山,来到位于大观镇山区腹地的宿仙社区,这里青山苍翠、溪水潺潺,处处生机盎然。
在宿仙社区汪家山山坡上,记者看到社区村“两委”干部和一些村民正忙着在林间坡地拉绳丈地,这片坡地因退耕和村民搬迁,早已林木森森、草丛青葱。据社区党支部书记贾廷君介绍,这片约200亩的坡地被社区中药材种植协会相中,要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建成重楼种植基地。社区“两委”干部正在协调落实流转事宜,做到农户、协会双方都满意。忙碌的身影中,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尤为引人注目,他是社区中药材种植协会的核心会员杨金明,他焦急地说:“投资人几百万资金已转到协会账上,基地要尽快建起来,这片林地非常适合种植林下重楼。”
大约七、八年前,有一种野生的“一岁一枯荣”的林间植物,引起了大观镇山区村民极大兴趣。春天,从林木间的地上长出一支紫色的单箭茎,茎上环生七片叶子,顶生一枝黄绿色花,多茎丛生,这就是民间俗称的“七叶一枝花”,其地下芋状根茎便是重楼,清热解毒,可治毒蛇咬伤,一直是抗病毒冲剂、云南白药、宫血宁等国家保护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重楼作为中药材从来都是靠采挖野生资源,没有人工种植,近年来,从云南、贵州到西藏、四川,野生重楼几乎被采挖殆尽。再则,生长期达5年以上的重楼地下茎才能入药,致使其价格一年比一年高涨,市面上很难收购到干重楼。
大观镇地处邛崃山脉低山区,有一种野生的华重楼长势好、药效好、块头大,深受市场欢迎。这种重楼被与宿仙社区相邻的红梅社区农户发现并加以种植,极大地促进了农户经济收入,这让宿仙社区干部群众羡慕不已。于是,社区党支部召集干部、群众开坝坝会,讨论宿仙社区重楼产业发展之路。贾廷君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周洪云一致认为,种植重楼有好前景,是村民致富的好门路,但发展重楼特产,种茎5元一颗,种子400元一斤,资金投入大,盲目发展,必然血本无归。巨大资金投入成为拦路虎,戛然砸断宿仙社区重楼产业发展路。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村内走南闯北时年64岁的老人杨金明站了出来。这位村民眼中的能人曾在新疆发展,年老后,回到故乡养老。在他表示可以为重楼产业闯闯后,便到云南、贵州等山区,安徽亳州、广州清平、成都荷花池等全国著名中药材市场,对重楼开展全方位考察。他发现,重楼资源枯竭,市场需求旺盛。时隔2个月,2017年春天,杨金明考察回来,第二天,他就抱出多年积蓄,用58万元收购红梅社区党员贫困户杨永长的半亩重楼,用38万元收购本村68岁李凤书家的重楼。这一举动震撼了宿仙及相邻社区,也让杨金明家人惊愕。但杨金明却表示,重楼药用市场广泛,其它药材无法替代,过去主要靠野生资源,现在野生资源挖尽了,只能仿野生人工种植。他最终说服家人支持,成为一位高龄返乡创业人和社区创富带头人。
在社区“两委”协助下,杨金明流转相邻村民土地,投入300万元,栽种重楼13亩。他的种植场不是简单模仿重楼的自然野生环境,而是花重金搭起钢架、拉起遮阳网、安上喷淋设备,为重楼生长搭建良好环境。随后,这位执着的老汉便一头扎进重楼养植学习中。种植重楼不能用化肥,只能施用自然腐熟的枯枝败叶。通过学习,杨金明掌握了重楼种植自然肥料配方,他收集农作物秸秆、稻谷壳、酒糟堆沤腐熟,施用在重楼畦垄间,重楼长势旺盛。2年时间,杨金明的重楼种植场在地产值已达600万元,让社区群众看到了创富希望,也彻底相信了社区“两委”立足本地特产发展重楼产业的决策是正确的。
全面规划产业发展 作好发展保障
在社区“两委”鼓励下和杨金明的示范下,村民们迅速跟进,康秀清种了6亩重楼,周贵明种了5亩……宿仙社区重楼种植面积达到100亩。1亩商品重楼价值100万元,巨大的资金不断流向宿仙社区,先期种植重楼的乡亲们腰包鼓了,社区“两委”干部的隐忧却加深了。重楼产业如果仅以吸引新种植户入场,高价卖种子,不能回归其药材属性,必然会产生击鼓传花式的游戏结局,让后期跟进的群众血本无归,也让宿仙社区走林下种植之路发展经济的初衷化为泡影。
社区“两委”组织先期建重楼种植场的13户村民成立种植协会,经工商部门注册,正式取名“都江堰市宿仙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推选杨金明为会长,但杨金明婉言谢绝,他推荐自己的女儿杨蓉出任此职。30岁的杨蓉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成都,有稳定的收入和温暖的家庭。当杨金明到成都要求女儿回到家乡山区,挑起特色种植的重担时,杨蓉很为难。“在城市生活久了,再回到信息、交通不便的家乡,我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但眼见父亲快70岁了,仍然在奋斗,我又于心不忍。”杨蓉说道。正犹豫时,贾廷君登门拜访,说明宿仙的美好前景,最终说服杨蓉回乡创业,挑起父亲的重担,担任协会会长。杨蓉除管理自家那13亩重楼外,还在社区“两委”力邀下,担任了社区工作人员,挑起不轻的三副担子。肩挑重担的杨蓉返乡后,数次率种植户们外出考察中药材市场,造访中成药公司、制药厂。最终,四川凤玥中药有限公司与宿仙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收购宿仙社区的重楼,公司还派出技术人员定期检测他们的重楼药物参数,并指导协会的重楼生产。为给重楼防病治虫,杨蓉代表社区“两委”到四川农业大学邀请专家担任宿仙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顾问,种植户通过微信上传图片,就可以轻松咨询,得到悉心指导。
社区“两委”和协会倾力工作,让重楼种植户们吃了颗“定心丸”。宿仙社区重楼种植户达到20余户,成片种植100亩。2019年5月,又有一位投资人相中了重楼产业,委托宿仙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操办建立200亩重楼种植场,先期建设费用300万元已打入协会账户。这一大手笔让宿仙社区今年的重楼种子全部投入此户重楼种植场都不够。购种、建场、种植、管理,让协会负责人压力陡然增大。据贾廷君介绍,现在宿仙社区100亩连片经营的重楼有20亩达到商品属性,每亩产值达到100万元,农户、投资人都获利了。正在地里忙活的杨金明说:“我家仅在去年卖重楼秋果种籽的获利,就已收回建场的硬件本钱。”种重楼不能施化肥和农药,除草、施肥全靠人工,村上30余位中老年妇女常年在种植场打工,每天有90元务工收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问题。穿行在重楼畦垄间,绿油油的重楼长势喜人,正在给杨金明家重楼种植场除草的汪惠芬说:“村上发展重楼产业很好,我全年都在种植场帮工,增加了家庭收入。”
大观镇党委书记王镇多次到宿仙社区听取汇报,实地查看重楼基地,他认为种植重楼是山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在外来投资人建种植场方面,他表示会全力支持,既要让本地群众得实惠,也要保障投资人获利,并亲自带领社区干部、协会负责人上坡下坎踏勘山地,最终中相中汪家山这片坡地。
贾廷君说:“随着宿仙重楼名气增大,来此考察、购中药材的人日渐增多。客人们看中了宿仙村的好山好水,想留下来,享受这方风景。投资人租下村民废弃的老宅子,稍加修缮,办起了’宿仙谷’等民宿,也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试想,住在青山环绕、鸟鸣虫唱的宿仙村,山间清风徐徐,溪水潺潺,望满山青翠林木、林下郁郁葱葱的重楼,真可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讯员 罗华勇 本报记者 黄代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