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从文明交流互鉴四点主张、宣布四方面行动计划、诠释中华文明四大特质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世界文明观。
在诠释中华文明四大特质上,习主席在这次主旨演讲中首次阐述了中华文明的“DNA”: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一中华文明内在生存理念的强烈现实表现非都江堰·青城山莫属。
青城山道法自然,满足了道教对仙境的追求。
道教对于理想仙境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一种向往,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借助力。这种追求,一方面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描述;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之中和对自然的态度上。青城山恰好符合这两方面的气质,所以被道教所选择,成为道教名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第五洞天”。全山树木葱茂,青翠满目,鸣泉飞瀑,清冷怡人,峰峦叠嶂,古树参天,蔚然深秀。这座山以“幽”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令人目不暇接。登临峰顶眺望,成都平原,平畴千里,一一可见。山风高畅,令人心旷神怡。
青城山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1982年,青城山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2000年11月,青城山与都江堰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都江堰天人合一,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感。
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讲“道法自然”就是不要破坏自然界以及自然万物的和谐。从“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出发,强调“天人合一”共为一体,人与自然万物生存是休戚相关的,要求人类必须认识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行事。都江堰历经2270多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江堰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7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为代表着中华文明强烈DNA的都江堰·青城山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作了高度概括。先生曾在其书中写道:“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都江堰因水而受到人们的膜拜。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其道家思想、音乐、武术、饮食和养生之道等都有着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习主席在演讲的结尾把世界文明观阐述得很明白,“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然则,都江堰·青城山,不仅是中国之都江堰·青城山,而且是亚洲之都江堰·青城山、世界之都江堰·青城山。未来之都江堰,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