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情真意线绣不尽,鸳鸯枕。”李宇春一曲《蜀绣》让人陶醉,歌词通过一个成都绣娘的视角,将绣娘个人对刺绣、丈夫和家国的深情融入其中。听着歌声,仿佛可以看见蜀国山岳深处绕指刺绣的女子,人映于画,画现于歌。
而真正的蜀绣比歌曲还要美。5月的某天,在向峨乡石花社区的绣娘工坊里,技艺高超的绣娘们飞针走线,绣出的兰草、芙蓉花、银杏叶栩栩如生。绣娘安涛坐在绣房一角,针线在她纤细的手指间跳跃,逐渐变成色彩斑斓的色块、图案。今年50岁的安涛,是一位绣工精湛的蜀绣绣娘。2015年获得都江堰市蜀绣技能大赛三等奖、2016年获得成都市蜀绣创意大赛一等奖、被评为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雕塑类)2018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人物、2019年获都江堰工匠荣誉称号……从2009年接触蜀绣,经过10年磨砺,安涛通过不断的创作和提升,绕指柔千万针绣不尽生活之爱、艺术之美。
蜀绣学艺难 十年刺绣功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起源于川西民间,东晋以来蜀绣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千百年间,成都平原水土丰美,气候宜人,是栽桑养蚕的风水宝地。由于盛产丝绸,古时的蜀地就已经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这为蜀绣提供了丝绸、丝线等原材料,也是蜀绣发展兴盛的前提。经历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受地利因素、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蜀绣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和特殊的技艺。
西汉辞赋家扬雄(今成都郫都区人)曾在《绣补》诗中表达了对蜀绣技艺的高度赞誉。蜀绣具有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等特点。
沿蒲张路到向峨乡,一路山水明丽,绿意葱茏。穿行过色彩斑斓的七彩林,就到达了向峨乡石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去年,安涛牵头成立了石花社区绣娘协会并担任会长,社区专门为协会提供了宽敞的场地。说起学习蜀绣的初衷,安涛回忆道:“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妇联的大力扶持下,向峨乡石花社区成立了刺绣培训班,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刺绣。精致、大气的蜀绣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在名师指点下,我的刺绣技艺不断精进,所以辞掉工作开始潜心钻研蜀绣技艺。”
刺绣是一门十分精细的活计。“首先需要静下心来,其次重要的是要保养双手,以免手太粗糙刮花丝线。绣品脏了、毛了就是废品。”只见绣房的绣架上,所有的半成品绣品上面都用白布遮掩。安涛洗净双手,开始穿针引线,虽年过五十,可她的双手仍然保养得细嫩、光滑。只见她将一根蚕丝线的十六丝分为八丝、再分为四丝、两丝、最后为一丝。记者拿一根头发丝与之相比,一丝丝线比人的头发丝还细。安涛介绍说,因为刺绣工艺复杂,所采用缎面和丝线都比较贵重,所以初学者一般都从临摹兰草开始学绣。绣兰草时先用八丝丝线,从绣片下方下针,越往上所用丝线越细,在叶片边缘,则需使用一丝丝线,这是为了让整个绣品看起来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完成一幅十公分见方的兰草作品大约需要10天的时间,这么细致的绣活让眼睛和腰的负担都很重,有时累了,安涛会起身做一些运动,或者带着绣娘们去户外跳一跳广场舞,以缓解疲惫之感。
在订单量大的时候,安涛经常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她去年为著名主持人周涛绣过一件牡丹花旗袍,从她展示的图片看,红色的缎面上跃动着大朵艳丽的牡丹,其雍容华贵让人赞叹。如今,出于对健康和保护视力的考虑,安涛尽量控制工作时间,“但有时候进入状态以后,就真的停不下来,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绣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我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安涛笑着说。
观人间美景 绣千般变化
工作室内,展示着不少安涛的蜀绣作品。这些作品分为临摹绣和创意绣。临摹绣是按照已有的图样绣出成品;而创意绣,则是绣娘在生活中获取灵感后,自己勾勒描绘再刺绣的创意作品。其中一幅《荷韵》绣品特别打动人,只见整幅作品背景为淡黄色,构图疏朗,上半部分一瓣鲜艳欲滴的红色荷花将落未落,浅黄的花蕊半露,中间部分有些干枯的荷叶用黄褐色绣出,荷叶下的水波倒映着黄色朦胧的影子。整幅作品有着诗意的忧伤,也有淡淡的温暖。安涛介绍,这幅作品用到了乱针、晕针、滚针等不同的针法,从最深色的地方开始绣,深色处层数最多,浅色处层数最少,由内到外丝线由粗变细,用最细的线绣出水中倒影和水汽氤氲之感。这幅《荷韵》,安涛足足绣了两月有余,功夫不负苦心人,该作品在2016年成都市蜀绣创意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身处美丽的向峨,安涛见证了自己家乡石花社区的蜕变。一幅《和美石花》取材石花社区特有的七彩枫叶,熟悉的景物在她的指尖处焕发出灵动和生命。家乡的美成为她创作不竭的灵感,银杏叶、熊猫等都成为她的作品内容。安涛还绣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小物件,有团扇扇面,有绣着色彩鲜艳的牡丹花的皮包,无不体现出她的审美和巧思。
文人用文字记录,画家用画笔描摹,而安涛则用自己的一针一线,将生活中所见所闻都通过蜀绣记录下来。在她看来,能用丝线将美好的事物一一绣出,展现生活艺术之美,这带给她莫大的幸福感。
愿技艺相授 期薪火相传
“蜀绣是指尖上的文化,我想将它传承下去,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为了将技艺传承下去,在寒暑假,协会敞开大门免费教授社区的孩子们,这样的方式吸引了很多孩子参与,经过十天半月的学习,大部分孩子都绣得像模像样。2017年11月,安涛被派到成都高等纺专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非遗传承人普及培训,她的技艺进一步得到提升。社区刺绣协会不定期也会邀请成都蜀绣老师前来指导。在不断地请进来和走出去中,安涛所在的协会接到不少订单,得到一些外出比赛的机会。
蜀绣需要耐心细心,不静下心来是没有办法完成一幅作品的。在安涛看来,长时间的刺绣不仅提升了她的技艺,也让她的心态更加从容平和。她的一位朋友,曾经身患癌症,被医生诊断说活不了几个月,这位朋友跟随安涛学习蜀绣,平心静气,摈除杂念,最终延长了四年的生命。这样的亲眼见证,让安涛知道,刺绣特别能磨炼人的心性,经受长久而寂寞的岁月方能有所成就。
虽然目前已经小有名气,可安涛把名气看得很淡。她告诉记者,一名杰出的蜀绣大师,黄金年龄只有30岁到40多岁那10几年。年逾50的她虽然已经过了绣娘的黄金年龄,但她不愿浪费分毫的天赋和时间,仍将全心全意投入到刺绣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目前正在绣的有两幅作品,一幅花瓶和一幅牡丹。我想趁着眼睛和身体都健康的时候,将自己懂得的针法运用到其中,留给后人借鉴。”安涛说。
石花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波表示:“蜀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目前面临从业人员老龄化、市场认可度不高的窘境,但希望在安涛的带领下,鼓励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到蜀绣行业中来,更好地传承蜀绣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积极尝试,让古老的蜀绣艺术在现代科技的沃土中发扬光大。”
“未来,我希望运用自己的刺绣技艺,让传统蜀绣能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走向更大的市场。”这是安涛的心愿。(本报记者 缪英 实习生 李依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