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5/22/004314.html

等待处理…

桂妈上上签创始人彭星:对生活永不言败

点击量:172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残,但志不残。他们有一颗积极生活的心,即使遭受命运的不幸,也会选择自强不息,用微笑和快乐感染别人,时刻谨记感恩与回报。而桂妈私房上上签创始人——彭星,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永不言败的追梦人。

折翼:寻找到一线希望

第一次见到彭星是在桂妈上上签店里,他坐在轮椅上刚从外面回来,第一眼看去,他打扮比较时尚,满脸笑容洋溢着自信和开朗,已过不惑之年的他甚至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年轻。然而当下半身截瘫的他灵活地将有些空洞的双腿从轮椅上移至竹椅上,让在场的记者内心颇为惊讶:这样看似轻松的一个动作,背后不知要付出多少汗水?

“记得16年前我还在单位上班,那时刚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已娶妻生子,有个可爱的女儿,生活也算是美满无忧。”彭星回忆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2003年6月26日这天,他不小心从3米高的平台摔下,让他的人生跌入低谷,原本只是骨折却因不当移动造成二次伤害,导致双腿截瘫。噩耗如晴天霹雳,就这样打乱彭星原本安稳的生活。最初,在医院就医的3个月,家人都不敢相信彭星从此将无法站立,也不敢将这个事实告诉他。而桂妈作为彭星的母亲,更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他摔倒,硬是半年都不敢看看自己唯一的孩子。作为当事人,当彭星得知自己将来只能靠轮椅行走时,内心无比痛苦,对未来也是一片迷茫。现实是残酷的,一个原本生活无比幸福的自己,忽然变成了残疾人,一双灵活的双腿,无法动弹了,这样的意外让人无法直面老天爷开的这个大玩笑。

半年后,彭星出院回到家里,这个阶段的他心里正处于灰暗期,他不愿走出去,也不接受任何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就这样将自己封闭起来。这个时期的他极度排斥轮椅,似乎轮椅时刻提醒着他自己已无法行走。直到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里面有许多和他一样坐着轮椅的病友在那里接受康复治疗。忽然,一线曙光惊现眼前,“此刻内心并不是想着要到医院去让自己的双腿康复,重新站起来,因为瘫痪已是既成事实,我虽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但内心深深意识到,心理的康复远比身体的康复重要百倍,我已经跌入人生低谷,但如果我一直颓废,它就不是最低点,为了把它变成谷底,我要慢慢往上爬,而不是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了健康的身体,我还可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就这样,他走上了一条康复之路,这条路也是一条“重生”之路。

重生:观望到生活美好

彭星说,刚到医院大门的一幕让他至今难忘,20余个坐在轮椅上的病友正列队欢迎他,忽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他心里升起。就这样,彭星迈出了波折后的人生第一步。

彭星有个好习惯,擅长观察和思考,在医院里他注意到,同寝室的王哥由于意外导致全身瘫痪,手臂也无法举起。但是他每晚都要发出“噗…噗…”的吹气声,一天,出于好奇他便问王哥为何老是吹气。王哥说:“天气热,我颈部以下瘫痪无法排汗,全靠头部以上排汗,我这是在吹汗。”彭星又问为何不请陪护帮忙擦汗?王哥笑着说:“陪护白天累了一天,晚上我不愿打扰他休息了。”一句简单质朴的话,却掠起彭星内心千层浪,他意识到一个已经完全无法自理的人都还在为别人着想,还在尽自己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样的精神也许谈不上伟大,但却化作一种强大力量冲击着他。

在康复医院,彭星反而成为许多病友羡慕的对象,像王哥就很羡慕他至少可以自己举起酒杯和朋友干杯,而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用哪怕两只手指夹起杯子与大家干杯。因此,病友常调侃彭星是“混进残疾人的残疾人”。“瘫痪的部位会有局部或痛、或麻、或痒等症状,像我就是脚踝像一万根针24小时不间断地刺,很麻。”彭星说。最初的脚麻也让他颇为烦恼,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个泡脚的病友,这位病友从腰部到脚整个都麻,只有把脚泡在水里才会感觉舒服些。忽然,彭星意识到自己比起这位病友幸福了好长一截。于是,他决定一定要站起来,不要被不幸打败。

3个月的康复期很快结束。医院的医生、护士、病友为彭星打开了心扉,这些人接纳他、鼓励他,也融入其中,于是,他开始设想自己的未来。“我当时想的就是创业,我要融入社会,回归社会。”彭星说道。出院后的彭星变得开朗了,但家住6楼的他根本无法自己下楼,行走的不便让回到家的他又回到原有生活轨迹,他又与外界“脱轨”了,一时无法着手创业。直到2005年,曾为他进行康复治疗的医生励建安邀请他参加一次在上海举办的残疾人活动,在很多人的注目下,他和10余个病友一起坐着轮椅上,“畅游”在南京路上,让他感到又多了一份自信。 “在此之前,我不敢一个人在很多正常人注目下‘行走’,但当一群和我一样的人在一起时,大家看着我,我就觉得轻松多了。”彭星笑着说出当时的感受。但真正让彭星内心触动的却是另一个参加活动的病友。那个病友残疾后20年未出过门,她感慨地说:“上海的变化好大,竟然都没有电车了。”简单的一句话却把彭星吓着了,他深深感到自己不要与社会脱节,如果让他在家里待20年不走出去融入社会,自己的人生可能就真正完了。也正是因为家人的鼓励和对女儿的愧疚,彭星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起来。彭星说道:“发生意外以来最放心不下的是女儿,害怕她接受不了。直到有一天女儿6年级时画了一幅他坐在轮椅上在店里穿签签的版画,我才总算释怀,我知道,自己得到女儿认同了。”说到这里,这个坚强的父亲眼里泛着泪花,让人感动不已。

追梦:选择到新的事业

于是,当他回到都江堰市后,彭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社会融合。这个过程中,亲情、爱情、友情是他的精神支撑,心理康复也许他们帮不了他,但妈妈和妻子在生活上一直无微不至关心照顾他,让他深深感到自己并不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只要你勇敢、坚强,我们这个家就不会散。”妻子的这句话,彭星至今记忆深刻。这也是他决定创业的一个动力。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开婚庆公司,用他的话说就是:“婚庆是做喜事,而且面对的受众很多,这对自己而言能够跟社会交流更多。”公司开办前,他去学习了插花、主持和策划,所到培训班无不热情接待与欢迎他,这让他更加勤奋,特别是在学习主持时,当时上课的教室在3楼,他为了让自己和大家一样,拒绝同学们的帮助,每天将木棍绑在腿上上下楼,虽然每上一个阶都会累得满头大汗,但这却让他找到了自信,而且因为他上课通过这种方式“站”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也赢得了许多同学的尊重,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对生活有勇气的人,虽然身残但却志坚。

学成后,彭星便在都江堰市开了“喜洋洋”婚庆公司,这也是都江堰市开办的首家婚庆公司,生意也做得风风火火。婚庆公司让彭星找到了自我,他很享受投入工作的过程,但因为2008年突发地震,婚庆公司也告一段落。

不久后,都江堰市整座城市都处于震后建设中,彭星也开始计划自己的新事业。一天,朋友说:“星星,你就开个麻辣烫店嘛,反正你外婆有祖传秘方,而且我们不可能结8次婚来照顾你的婚庆公司,但可以经常来吃麻辣烫。”虽然是个玩笑话,却一语惊醒梦中人。彭星的外婆姓蒋,从1988年开始就在老灌县开了个“蒋婆婆”麻辣烫,那段属于许多老灌县人儿时记忆的味道一直让人难以忘怀,为了延续这种灌县老味道,彭星决定加上自己的创新开一个属于都江堰人自己的火锅店——桂妈上上签。关于店名,彭星有自己的定义,他说:“‘桂妈’这个品牌是源于我妈在蒋婆婆麻辣烫配方上有新的研发,例如我们的秘制辣椒面,鸡油汤锅等,而‘上上签’则是希望到店的每一位客人抽到上上签,都有好运。”最初桂妈上上签是在宝瓶花园,当时就成为都江堰市知名的火锅店,为了保证菜品新鲜,每天只接待10桌客人就餐,成为许多人记忆里的“一桌难求”。后来为了扩展店面于2013年迁至壹街区,彭星说:“我们从来不采用冻货,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原来每天凌晨4点桂妈就要去市场收腰子等,后来跟卖家熟识了他们才每天帮我们预留,6点就要送货来。”在彭星看来,无论做什么都要凭良心,特别是做餐饮,桂妈上上签一直受好评不仅因为口感好,更是因为吃了不燥、不闹肚子,用彭星的话说就是:“有些快要生孩子的孕妇都很放心在这儿吃火锅,因为我们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客人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这也应证了店里的那幅字画内容:香淡是真,健康是福。

在桂妈上上签,记者还看到专门设有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彭星说:“也许,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残疾人出行等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大家一直在努力为我们这群特殊人群营造好的氛围,让我们生活起来更方便,活得更有价值,这让我们充满感恩之情。”这大概也是彭星在自己店里打造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的初衷,他希望和自己一样的人能够方便出行,拥抱每一天的蓝天和阳光。

创业难,彭星的创业路更难,但一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好心人,他们或鼓励、或助他一臂之力,让他圆了自己的梦想,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年正值桂妈上上签创店10周年之际,彭星更加想对帮助自己的每一个人道一声感谢,也以最大的诚意回馈新老客户,因此全年都会推出10周年庆活动,若是想吃火锅,记得来桂妈上上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