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开学近在眼前了,却发现孩子开始出现头晕、犯困、睡眠紊乱等症状;还有3个多月就要高考了,上高三的萍萍最近总是失眠、烦躁、坐立不安,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患上了轻度的焦虑症。
青少年心理问题愈发凸显,亟待疏解。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让他们成为人格健全、心智成熟的社会人,这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共识。近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工作水平和质量,整体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及在园幼儿的身心健康,该局联合教育局共同成立中小学(幼儿园)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兼职“健康副校(园)长”。
新学期恐惧症需要心理干预
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院长刘峰介绍,在开学季,孩子们不同程度出现头晕、犯困、睡眠紊乱等症状,这是假期综合征,属正常现象,只需要加以正确引导,一两个星期就能调整过来。假期中,孩子的不良生活方式打乱了原本规律的生物钟节律,是导致假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每天督促孩子执行,根据执行情况家长可适当予以孩子奖励。同时,营造适合阅读的家庭氛围,关掉电视、电脑,家长回家不盯着手机,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安静地看书或工作。再就是多鼓励孩子,刚开学的这段时间,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孩子多和同学、同龄人交流,增加与孩子一起户外活动的时间,融洽亲子关系;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复习或预习功课,帮助孩子慢慢调整心态,恢复学习习惯。
张女士女儿萍萍上一周表现异常:焦虑,烦躁、失眠,整个人都坐立不安。2月17日,星期天,张女士带萍萍去华西医院检查,原来萍萍已患有轻度焦虑症。究其原因,是因为开学后就是萍萍高三的最后一学期,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对不起家人。刘峰表示,开学前后两周是新学期恐惧症的高发期,也是心理干预最关键的时间节点。进入新学期后,孩子们又将面临学习压力、竞争压力,特别是毕业班的孩子,升学的压力较大。而初升高、高中升大学的孩子,即将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以及新的班级制度、班级氛围,也容易出现适应困难等问题。
刘峰建议,需要给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老师不要在开学之初就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应给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充分建立学生间的亲密友好关系。家长要克制攀比之心,尤其是毕业班孩子的家长,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表现得淡定些,避免把压力及不安情绪传递给孩子。
中小学(幼儿园)将增设“健康副校(园)长”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获悉,从今年起,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将增设一名“健康副校(园)长”。民办中小学、幼儿园也将参照相应标准和条件自行聘任“健康副校(园)长”。
市卫生健康局公共服务科负责人表示,“健康副校(园)长”聘用人员名单已全部拟定,由全市各大医院中层及以上专家担任,由市教育局选聘,兼职不兼薪。据介绍,“健康副校(园)长”主要负责对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每学期至少1至2次;组织对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知识宣传活动,每学期至少1至2次;负责指导教师健康行为,开展有序科学干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协助并指导学校开展常态化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曹德成介绍,今后全市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设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保证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障师生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健康素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学校社会人文环境。培养学生良好人际交往方式,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友好互助的优良品德。加强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报记者 缪英 实习生 刘嘉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