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8-12/24/001206.html

等待处理…

墨田见犁影 瀚海搏浪潮

——小记都江堰市著名书法家汪犁

点击量:84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正在创作中的汪犁。)

(汪犁作品。)

(书法小品《荷》。)

书法是一个人思想、情感、个性、审美意识的综合反映,这点在书法家汪犁身上可窥一斑。他既遵循传统,又敢于创新,其单字书法小品可张贴成画;他性格豪放,但绝不逾矩,其书法中可见旷达胸襟又收放自如;他的生活简洁雅致,又清新质朴,其隶书作品婉约细腻,给人以美的沉醉之感……

汪犁,1947年生于重庆,196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一直工作生活在都江堰市,曾任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省书学学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屡屡获奖。今年已经71岁高龄的他,以“不老”为座右铭,始终在书学道路上“蹦极”——挑战极限。 本报记者 缪英 实习生 刘嘉立 文/图

书法是业务也是爱好

1963年,汪犁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后开始学习书法和美术。其同班同学还有后来成了著名画家的罗中立、简崇民等,所以他兼具书法美术双重修养。在书法上起点较高,楷书学柳公权,隶书学《石门颂》,行书学王羲之,同时也触及到其他传统书家和近现代名家。

1968年,汪犁从川美附中毕业之后,就到市文化馆工作,书法便成为业务之一。他的隶书作品入选了《四川省国画书法展览》,这更增添了他对书法的进取心。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国第三次书学讨论会,四川省第三、四次书学讨论会和第二次书法教学研讨会相继召开,汪犁作为承办方负责人之一,接触了不少名家,这令他视野大开,更加深了他对书法的认识与追求。之后,他的书法作品相继参加了《四川湖北书法联展》《日本名笔研究会展》等展览,并有作品斩获名次。这些使他更加笔耕不辍。几十年的书法经历,既使他享受到书法带来的愉悦,又使他深刻感受到要学好书法的艰辛和不易,“我酷爱文艺理论的学习,经常感到创作实践与理论的落差,要取得一点点升华,都要付出艰难的代价。”

书法是审美也是情趣

采访当天,地点约在汪犁的家里。和常见的书法家居家的大幅装饰不同的是,汪老家墙上挂有几幅抽象派画家的作品,而他自己的书法小品只点缀其间,居室显得格外雅致。凑近一看几幅小品,真是别有情致,一幅是《荷》,汪老介绍,《荷》是激情书法开出的“无形花朵”,他借黑夜和月光的色彩来议论黑白,“身居淤泥而不染”来之不易,扭涩的荷杆反映出荷倔强高洁的性格。另一幅《醉月》,其字如画,醉字左边的“酉”,宛若一个偌大的酒杯,盛了半杯美酒,而右边的“卒”则是一位月下形单影只的的消瘦离人,在月光朦胧之下,共邀月影举杯,有着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整幅作品,和谐统一又透着悠远的审美情趣。

“这是现代风格书法,主要崇尚意境。”汪老翻出他的现代书法小品,一字、二字、三字、四字按主题如《励志人生》《故土深情》《时事印记》《讽刺与幽默》等分门别类摆放,有多字型,有单字类,其中的单字“哭”就有很多“表情”,“哭好似变色龙。有丑的、痛的、甜的、酸的、麻的、假的……你能辨别不?遇悲不动情是麻木,遇假献爱心则变‘东郭’”。

在几十年的书法创作中,汪老不甘固守传统、一成不变,曾撰写了《论现代书法的特征及对传统书法的启示》和《论书法风格僵化的原因和克服僵化应具备的条件》等论文,为书法创新鼓与呼。他认为,传统书法的技法是可以丰富和发展的,不应该成为禁锢我们思想的教条和创新的枷锁。虽然传统风格书法和现代书法风格迥异,但都为他所爱,退休之后,他将不少精力投入到小品书法创作中。用他的话说:“开拓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书法家应与时俱进,调动一切符合艺术规律的手段,发展传统技法,创作出满足人民需求的精神粮食。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法创新的成果,只要是人民大众认可的、喜欢的,就应鼓励,就有一席之地。一时不能认可的探索,也应让时间来检验,这样才能促进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书法是思想也是情感

采访汪老,他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中气十足的声音,哪里看得出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分明才六十挂零。

汪老的卧室里放着自己书写的两个大字“不老”。何谓不老,一是追求艺术之心不老,二是书法艺术本身不老。在追求书法艺术道路上,汪老形容他如今的状态是“墨海蹦极”。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汪老的“不老”是长久的艺术熏陶所致,对艺术永葆初心方能有所成就。

在都江堰生活、工作几十年,都江堰灵秀的山水给予汪老很多的创作灵感,相应地,他也回报于这片土地,在青城前后山、在南桥、在二王庙等很多景点都可以看到汪老的墨宝。在南桥上,汪老和老伴常常结伴前去观赏,“他看自己的作品,常常会觉得不满意。但我看这幅作品,每次看都如看初恋般那样美丽!”汪老的老伴王阿姨打趣说。

书法是一个人思想、情感、个性、审美意识的综合反映。在生活中汪老也是一个勇于探索、有冒险精神的人。据介绍,在上世纪我市还没有通自来水的初期,他常下岷江洗脸、洗澡,一次不慎掉入江中靠不上岸,由于脸皮薄加之自己识水性,所以一直没有呼救,直到被冲过南桥,才为一位好心人所救。1972年文化馆同仁同游峨眉山时,他曾执意孤身徒步登上顶峰,目睹了金顶遭火灾之后留下的一片废墟。1983年,当时都江画院一行3人去川北写生时,他曾冒险攀越了江油窦圌山紧锁的铁索。通过汪老的讲述我们不难看出,在生活上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对周边事物有着极强探索欲望的人,在书法创作时那表面的平静下内心翻滚的激情,才真正表现出汪犁在书法创作上的辩证思想,矛盾与统一。

挥毫泼墨墨田见犁影

书法要讲究章法、布局;在结构上,要有大与小、疏与密、聚与散之分。

采访当天天气晴好,温暖的阳光照得汪老家的露台暖意融融。而汪老的写字台就摆放在露台中央,为了让我们见识书法的魅力,汪老兴致极高,摆上笔墨纸砚,铺上宣纸,立刻开始创作。

看汪老“写字”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铺纸、倒墨、吸气、思索,这一系列过程很有仪式感。他凝气提笔的那一刻,我们都静默了,书写的内容他已经心中有数:“爱是恒久忍耐”。爱的起笔浓重有力,泼墨而下,第一笔的下半部分如同刷下来,有浓有淡。一只毛笔握在汪老手中,游刃有余,或方或圆、或粗或细。“恒”字左边的竖心旁,仿佛就是一个人的模样,由心发出,生命之舟在天地之间上下往返,思念之心靠舟运转,经久不衰。写字的过程中,汪老始终提着一口气,运气帷幄,劲道不减。看汪老沉浸在创作的意境中,我们都屏息凝气,当整幅字一气呵成,汪老再盖上印章,我们才长嘘一口气。这个创作的过程是艰辛的,唯有静心专注,思想凝注于笔端,才有佳作呈现。“学习书法理论知识很重要,对书法的认识越深,才会提高越快。在书法创作中,始终要有敬畏心和求知欲。”汪老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

汪老的精神状态犹如壮年,这和他良好的心境是分不开的。汪老说虽然现代风格书法和传统书法风格迥异,但是都是他所喜爱的,传统书法就像是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是书法创作的源泉。离开了传统书法的滋润,书法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井、无根之花。就会干涸、就会枯萎。他每天以写字看书为最大乐趣,在儿子帮助下,他会将得意的单字小品集结成册、成图,并出版作品集,也常把好的作品晒在朋友圈和大家分享。

目前,汪老还在用心培育下一代,他希望能将传统书法的技艺融入到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当中。汪老说:“著名画家李可染曾说‘七十始知己无知”,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绩的话,那是我不断认真学习传统,不断认真观察描写生活对象,认真思考总结,认真实践的结果。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个苦学派!我这一辈子,都是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