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迷人的地方,那是我依恋的故乡,勤劳的古堰儿女,默默地给你梳妆,你激荡着那首千秋绝唱,人间奇迹万古流芳……”日前,草根作家李秀洋特意来到都江堰市新闻中心并带来他创作的一首歌词《神奇的都江堰》,希望能为这首词觅得谱曲“伯乐”,期待他的歌词在优美的旋律中被人传唱,让其在都江堰这片深情的土地上,沐浴着希望的朝霞振翅翱翔。
李秀洋是什么人?何时和都江堰结缘?他的文学创作经历和人生命运曾经有过怎样的曲折呢?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李秀洋,听他娓娓道来这些背后的故事。
从小向往 都江堰是他第二故乡
“啊,神奇的都江堰,你从天上走下来,心中盛满彩色的梦幻。啊,神奇的都江堰,你从天上走下来,和着大海般的气概,纯洁的清流,浇灌着美丽的春天,美丽的春天,春天……”读李秀洋创作的这首《神奇的都江堰》,歌词琅琅上口、内容感情真挚、用词精妙恰当,岷江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资源,历史上岷江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岷江的总落差为3500多米,所以说自天上而来;当岷江水一路奔流,浩浩荡荡到达鱼嘴之时,特别是在夏天雨水充沛的季节,犹如千军万马奔腾,壮观至极。所以,作者以大海般的气概来形容它;经过分流,水流至南桥处,碧蓝清澈,在桥墩处翻卷起白色的浪花向远处奔去。李秀洋的这几句歌词,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盛况,读来画面感强,让人心旌摇曳。
李秀洋说,他和都江堰结缘源于小学四年级课本里的一篇关于《都江堰》的课文,当老师问同学们对都江堰的感受时,小小年纪的李秀洋告诉老师:“长大了,我一定要去都江堰看看,看看那里有怎样的美景。”机缘巧合,2000年,李秀洋终于有机会来到都江堰,并亲眼目睹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当即才思如泉涌,不到半小时就写下了《神奇的都江堰》这首歌词,“在这醉人的地方,那是我多情的故乡。天府之国的哺育,留下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你打开着心灵的窗户,捧着一轮舒畅的太阳……”
“都江堰市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好山、好水、好风光,如若有一首真正的好歌来宣传它、赞美它、颂扬它,无疑是一张非常美丽的名片,我愿为都江堰的文化旅游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李秀洋这样说。
痴迷创作 发表一部长篇小说
李秀洋个子矮小、面色黧黑,采访当天,他特地从成都赶过来。“我住在九眼桥附近,早上坐第一趟公交车到茶店子客运站,坐大巴到都江堰客运站,再走路到你们单位。我一路小跑,大概走了50多分钟。”在成都建筑工地打零工的李秀洋每月能挣2000多块钱,除去衣食住行,他非常节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所以能走路的地方他绝对舍不得坐车。
他随身携带两个包,一个包里装着“学习用品”——笔、本子、字典;另一个包里装着换洗衣物,他说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李秀洋的纪实文学《草根儿》于2007年在《华西都市报》连载,连载第一篇编者加了这样的按语:“故事的主人翁普通得就像山野里一丛低矮的小草,他经常出没于成都市九眼桥劳务市场,干过很多工种,他一点也不起眼。唯一不同的是,他是一个做了26年文学梦的老打工仔……”
《草根儿》的连载,给李秀洋带来了更大的鼓舞和创作热情。2012年,他加入了四川省作家协会。2014年9月,他创作的长篇小说《乡下人》被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被收录进“四川当代作家文库”。今年,他携带新创作的中篇小说《乡魂》直奔湖南长沙《潇湘文艺》杂志社,他颇为自得地说:“我结合了当代现实,抨击了当下的腐败现象,这是较好的题材,我希望能得到伯乐赏识,将它拍排成电视剧或电影。”几十年来,李秀洋在全国、省、市、县级报刊、杂志等刊发作品257篇,可谓硕果累累。
未来有梦 将继续坚持创作
翻阅李秀洋的作品,其创作题材多数来源于农村、以自己或身边打工者为创作原型,他一直痴迷写作,这不仅仅是理想,更来源于他人生苦难的阅历和心底奔涌燃烧的激情。
李秀洋出生于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农村,1964年出生的他今年已54岁,从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1988年发表第一篇处女作《那一片红霞》,到成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荣誉甚多,但这些丝毫没有改变他的生活窘境:早年他曾去新疆、江苏等地打工,后来就以成都为据点,住在曾经2元、3元如今10元一晚的大通铺旅店里,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用的是最老旧的老人机,不会用电脑打字,写稿用的稿纸是买的作业本,随身带的提包就是他的写字板……在常人看来异常艰苦的生活条件对于李秀洋来说却并不觉得苦,他随手记下的生活感悟是这样的:“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也不管生活再苦、再累、再穷困潦倒,写作和歌声都是温暖我的力量和燃烧着的希望火炬。”“卑微的骨骼里仍有滔天的大海,贫贱的血脉中同蕴苍穹的深远。”在谈到“初恋”和理想时,他依然两眼放光。
“你对目前的状态满意吗?”“不满意!”李秀洋肯定地回答。在常人看来,衣食无忧、有个温暖的家是普通人对于生活的追求,而李秀洋对生活的追求则体现在精神境界上。虽然实现了作家梦、无论是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都得到了认可,但寻常人的基本生活状态他还是缺失的。今年54岁的他茕茕孑立,只上了初二的他,对爱情的美好幻想仍然停留在初中同学“柳柳”身上。所以,这些年不管他是有意还是客观原因,他与一个温暖的家及贴心的爱人都擦肩而过了。
一路走来,李秀洋也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如受邀到重庆某景区采风、得到作协领导的耳提面命等,他都心怀感激。此次,他带着心愿而来,寻一名伯乐。未来,他将笔耕不辍,继续在艰苦的道路上精耕文学,为自己充满荆棘的写作人生增添弥足珍贵的底色。
《神奇的都江堰》歌词
在这迷人的地方,那是我依恋的故乡,勤劳的古堰儿女,默默地给你梳妆,你激荡着那首千秋绝唱,人间奇迹万古流芳。啊,神奇的都江堰,你从天上走下来,心中盛满彩色的梦幻。啊,神奇的都江堰,你从天上走下来,和着大海般的气概,纯洁的清流,浇灌着美丽的春天,美丽的春天,春天。
在这醉人的地方,那是我多情的故乡。天府之国的哺育,留下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你打开着心灵的窗户,捧着一轮舒畅的太阳。啊,神奇的都江堰,你从天上走下来,心扉洋溢爱的呼唤。啊,神奇的都江堰,你从天上走下来,伴随青春般的风采,绿色的希望,滴翠着幸福的人间,幸福的人间,人间。
记者手记
从接到采访任务到预约采访的几天时间里,我一直在脑海里描摹:这个作家到底是啥样子的呢?上网搜索,有很多关于李秀洋的文字,《成都商报》、四川在线、《重庆晨报》等都对他做过采访,他4岁丧父,10岁丧母,饱尝过无数次的饥寒交迫。16岁时读初中的他辍学回村务农。贫瘠的山沟却孕育了伟大的梦想:“当作家、搞创作”。
几十年来,李秀洋就是靠着这么一个信念走到了今天。他的作品虽不华美,但却真挚朴实;虽没有大而全的题材,但却非常接地气;平淡中有新奇、粗犷中有细腻,给人原汁原味的沉醉。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李秀洋把在工地挑水泥砂石当作挑人生重担;摘棉花犹如在歌唱硕果累累的秋天;他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当作上天对他的考验。他的人生乐趣除了写作还是写作,只要把钱花在写作上,他丝毫不心疼。他随身携带的帆布旅行包里,装着他这些年创作的厚厚几本作品。这些诗歌、小说,他用笔抄得整整齐齐。为了文学创作,他还不厌其烦地到旧书摊上去淘书。省图书馆免费开放后,他一有空就去图书馆汲取精神食粮。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都有所不同,李秀洋始终坚信,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锤炼出人生的传奇。有一天,当它结成金灿灿的果实时,谁的眉宇间不透着喜气的神情呢?
我们祝福他!
如果你有音乐才华,你也爱都江堰,愿意圆这位草根作家的梦想,欢迎联系李秀洋,联系电话:1592895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