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8-10/22/000095.html

等待处理…

复堤爱民的刘熙古

作者 □王国平
点击量:51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看一个官员是否勤政、是否清廉、是否敬业、是否爱民,不用听他的汇报,不要看他的奏折,你只要去看一下他辖区内的水利状况就一目了然了。水清则清,水浊则浊,这也是岷江两岸老百姓流传千年,最直接有效辨别官员贪廉的方法。

北宋年间,诸葛亮与高骈先后所筑九里堤与縻枣堰岁久圮毁,沿河的百姓知道,又到了检验一个官员廉洁清正的时候了。这个即将向都江堰灌区人民递交答卷的“考生”,就是时任成都知府、后官至端明殿学士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学者刘熙古。

刘熙古(公元903-976年),字义淳,宋州宁陵(今属河南宁陵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少通经史,精于骑射。后唐长兴年间(公元930-932年),因祖父名实进(“实进”与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名相近),因而避讳未考进士科而考《三传》(儒家解释《春秋》的《左传》《谷梁传》和《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中举。时翰林学士和凝掌科举,召刘熙古参与进士科考试,中第,与后周宰相范质同时或先后成为和凝的门生。

在五代时期,刘熙古长期担任县令及节镇幕僚等下级官吏。后唐末,到金州(今陕西安康)防御使孙铎幕下为从事。后晋初,随孙铎至汝州(今属河南),孙铎死后,改任下邑县(今河南夏邑)令,后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等。后汉时,任卢氏(今属河南)县令。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秋冬,后周平秦、凤,刘熙古出任秦州观察判官;显德六年(公元959年)7月,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刘熙古任归德军节度判官。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正月,宋太祖为其主要幕僚们加官晋职时,刘熙古名列第一,官任左谏议大夫,知青州;11月宋太祖亲征扬州李重进,刘熙古随帝出征。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又以刘熙古为左谏议大夫制置晋州(今山西临汾)矾务。当时矾实行禁榷制,由国家专卖,刘熙古允许商人流通金银、布帛、丝绵、茶及缗钱,官偿以矾,每年增加税收八十万贯,是宋太祖幕府主要幕僚中唯一从事基层财务的官员。

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前后,刘熙古升任刑部侍郎、知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后改任权知秦州。秦州地近党项、吐蕃族居住区,多边患,刘熙古恩威并施,又“取其酋豪子弟为质”,边境地区日渐平静,百姓拍手称快。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正月,刘熙古以端明殿学士职名权任成都知府,以接替回京复职的参知政事吕馀庆。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2月,刘熙古回京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5月,刘熙古因足疾以户部尚书卸任。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病逝,终年74岁。

刘熙古是宋时文武全才型人物,于兵法、史学、音韵学、阴阳学皆通。他著有《历代纪要》五十卷。颇精小学,作《切韵拾玉》五卷,后者还曾刻印流传。刘熙古还精通阴阳象纬之术,作《续聿斯歌》一卷、《六壬释卦序例》一卷。堪称学富五车,而且在朝任职三十年,有功无过,实是中国数千年官场一个贤能的官员。

不仅如此,刘熙古对水利也非常熟悉。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64岁的刘熙古出任成都知府。走下高高庙堂的他,深知江湖之远,一到成都的他便将那双已经有点“贵族”化的脚深入到了民间,深入到了农田中。

在此之前,唐代名将高骈在成都修筑罗城防御敌患时,新凿了护城河,使郫江改道,由于成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防止护城河水倒灌,故筑縻枣堰以防水患。然而,到了宋初,由于战乱,水利荒废,洪水冲垮堤防,成都屡遭水灾。刘熙古任成都知府后,为防止江水腾涨为灾,他主持规划修复了几近废弃的縻枣堰,重建防洪大堤,大堤长达九里,工程浩大壮观,时称“九里长虹”,人民感其大德,将之改为“刘公堤”。又因刘熙古曾任兵部侍郎,故后人又称此堤为“侍郎堤”,如今的九里堤已为成都之重地。

后来,都江堰灌区百姓为褒奖其功绩,还在九里堤上建造刘熙古祠(俗称刘公祠堂或刘侍郎庙),现为九里堤小学。清代以后,有人将“刘公祠”误为“诸葛庙”,实乃牵强附会之词。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李冰:一个善于学习传统的明哲君子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