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周易》中的卦辞,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回报,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这一点,无时无刻不在我那故乡——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演绎着。
天马民歌有曰:六月六呐九月九/不怕烈日偏西走/尽管汗水满身流/年尾耕田到年头/天马哥哥地里苦/只为“勤”能迎来幸福花/只为“勤”能迎来妹牵手……
你想知道天马人有多勤?天道如何酬勤、青睐这里吗?
就去看看光秃秃七头山的变迁;就去看看政府机关大门不如校门的壮丽、宏伟;就去听听老爹老妈半夜起床为教留学海外儿子做番茄炒蛋的故事,就去目睹94岁老人爬房顶扫尘埃……
就在今年7月,一个半通中文的老外,有幸在二郎村小住几日,除感叹一番这里民风纯朴、空气清新外,还像哥伦布当年发现新大陆一样,偶见一雷姓老奶奶,94岁,耳聪目明,不光自己能烧锅煮饭,还每天坚持爬上房顶屋面,打扫灰尘。不禁诗兴大发,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九十四岁老奶奶/爬上屋顶扫起来/莫道老人闲不住/酬勤天马人长寿……”
这老外还在海外朋友圈发了一通,引来远在万里外的老外们,对天道酬勤的天马镇啧啧称赞。
勤能补拙,“勤”也感人。想必许多人都看过小品《送水工》,反映一个伟大母亲在下岗后,瞒住海外求学的儿子,给人洗衣挣钱,用勤劳起茧的双手,供出了一个留学研究生儿子的故事。
小品虽然是虚构的,但现实的天马镇,类似的真人故事比比皆是。
不久前,一个留学生不会做番茄炒蛋。为招待朋友,发微信向母亲求助。
大洋彼岸,为了及时教会儿子,父母亲大半夜爬起来为他录教学视频……直到被问起时间,男孩才想起家里已是凌晨。
这让上万留学生泪奔的故事中的父母亲,竟是天马镇七头山一户陈姓人家。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给这里带来了不小的损失,30多个人在地震中永远离开了人世。那时的天马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可以说是“5+2”、“白+黑”地工作。面对房屋损毁80%以上、经济损失达10亿余元的状况,他们带领全镇8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探索出了“拆小院并大院、依托林盘搞重建、节约耕地谋发展”的平坝重建模式,提前完成了灾后重建目标任务,也为汶川地震灾区平原乡镇农房重建,提供了典型示范的经验借鉴。
过渡性安置完成后,6294户农房维修加固、3755户农房重建的艰巨任务,又摆在公仆们面前。如何重建?天马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识到:“灾后重建不是‘面子’工程,要考虑到今后的长远发展,且不能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于是,他们走村入户,把受灾群众的意愿转化为党委科学决策的依据,在全镇规划实施了31个农村新型集中居住区,安置受灾户2037户、6359人。他们探索出的平坝地区农房重建“天马模式”,既有效保护了耕地,又盘活了土地资源,为全镇增加耕地1750亩。
当时,天马镇政府机关和学校都损毁严重需重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说政府机关好歹是一个地方的门面,应先修建,而且应抓住重建这个机会,修建得更加漂亮;一种说应先修学校,毕竟一千多个孩子需要坐在教室里上课……
教育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党委一班人含泪表态:“先修学校。”于是,政府机关办公临时改在学校,简单加固后便纷纷搬了进去……
都知道,重建的资金只有那么多,修了学校就无钱修政府机关。
一晃10年过去了,政府机关依然在学校里办公。而学校却成为最漂亮的地方,成为天马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天道酬勤,教育先行;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故乡天马人,深解其意。
就说七头山吧,当年为了填饱肚子,“退林还耕”。结果是林子没了,耕地也没增加多少,整个七头山上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起风尘土飘”,环境差,村人苦,小伙姑娘他乡走……
如今,七头山村人顺天应人,植绿于山上山下,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真正成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巢好凤凰来。前年,一家经营玫瑰花的公司大老板,来到村里考察投资,被村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一甩手,投资3亿元,在七头山上打造了一个占地3000余亩的“玫瑰花溪谷”。并且才具雏型,就有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仅今年国庆假期,“玫瑰花溪谷”就已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
我那天道酬勤的天马故乡啊,它虽然不善言辞,但总让枝头上的果实充满水分,让屋顶上的炊烟充满深情,让琅琅的书声述说幸福的源泉……
今年首个农民丰收节,天马也设了一个分会场。唢呐歌是天马民俗的一道亮丽风景,以前主要唱的是哥呀、妹呀的爱情故事,今年,唢呐队汉子们由衷感谢党的好政策,改换了歌词,吹起了《天道酬勤庆丰收》:六月里呐九月九/天马跳起了丰收舞/绿水绕着青山走/天马农民富流油/为什么天马这么幸福,这么美/天道酬勤天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