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2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暨天府旅游名县攻坚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维楷,成都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世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小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晋,副市长文学菊,市政协副主席严代雄出席会议。
会议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市上下切实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域旅游发展新优势,确保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以旅游产业大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我市自2016年2月启动创建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单位通力协作共建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域旅游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组建了成都市首家县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成都市率先建立“1+3+N”旅游综合管理机制,发起设立50亿元的文旅产业发展基金,组建都江堰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全域旅游产业要素更加优化。万达文化旅游城、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水果侠星球等重大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洲际、凯悦、阿里拉、喜来登等高端酒店品牌相继落地,“玫瑰花溪谷”“虹口花谷”“拾光山丘”等休闲农业项目建成营业,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智慧旅游、国际营销等工作取得重要突破。2018年1至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804万人次,同比增长6.43%;旅游综合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29.88%,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5%。创建工作得到了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中国旅游报》《四川日报》《成都商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方面,按照创建工作安排部署,将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塑造都江堰康养休闲旅游品牌形象,把都江堰市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基地和成都康养旅游综合功能区,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步预计,201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达2480万,成功创建第一批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到2020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次达2800万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0亿元,基本实现旅游经济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产业由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全面实现旅游发展由行业推动向全域统筹转变。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严格对标,确保创建目标全面实现。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暨天府旅游名县是国家、省对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更要认识到成功创建对提升都江堰市旅游影响力,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结合实际,找准指标上和区域间竞争对比上的差距,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坚持“大旅游”思维、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市场优先的原则,直面挑战、树立信心,多学习、多借鉴,确保在竞争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会议强调,要把握关键、以创促优,推动旅游发展再上台阶。要以两项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抓住工作重点,着力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完善品质化旅游配套功能,实施精细化旅游服务管理,塑造国际化旅游品牌影响,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综合带动功能,加快推动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
会议要求,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凝聚创建工作强大合力。全域旅游示范区即将迎来省检和国检,两项创建工作都已进入攻坚阶段,全市上下要压实责任、凝心聚力,严格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实,力争成功创建。
(本报记者 王凯)